a
当前位置: 课程信息 >  自动化

| 自动化

[2017-12-26]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信号与系统

课程代码:    EI210

学 分/学 时: 3 / 51

适用专业:    电类专业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基本电路理论》

后续课程:  《数字信号处理》等

开课单位:    学院概况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该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信号和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信号变换理论,并掌握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自动化专业系统控制和信息处理的意义及其在控制领域的主要体现,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

课堂教学

讨论

作业及要求

自学及要求

团组大作业及要求

信号的函数表示与系统分析方法

4

4

课堂教学中融入讨论

每次课堂教学后有课外作业,要求独立完成,有集中问题进行讲解

要求课后自学学时不少于课堂学时

本课程安排6学时的课外计算机MATLAB实验,可以2人一组合作完成

线性时不变系统和线性非移变系统的时域分析

6

6

连续信号的傅立叶分析

7

7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6

6

拉普拉斯变换

4

4

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9

9

Z变换及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13

13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2

2

总计

51

51

 

 

 

 

三、教学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和课后实践。

课堂教学主要讲解基本原理及其物理意义,将工程实际应用与基本原理相结合,深入浅出,变枯燥的数学公式为生动的科学原理与方法。授课采用板书和电子课件结合的方式,以启发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让学生不仅学会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掌握分析与综合线性系统的基本方法,而且对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背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使他们终身受用。

老师授课可不拘教材的编辑顺序,以有利学生接受的内容循序渐进。

本课程涉及内容很多,课堂不宜一一详解,要抓住主要的知识点重点讲解。要求学生围绕老师课堂讲解的内容,利用不少于上课学时,在课后进行全面的复习与自学。

为了加深和巩固教材中介绍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MATLAB实验方法,本课程安排了4个课外计算机实验(其中1个是综合实验)作为本课程的大作业,要求学生2人一组合作完成,并在期末考试之前提交实验报告。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出勤及参与情况、大作业、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课堂出勤及参与情况:2%,主要考核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平时作业:13%,主要考核课后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吸收及文字表达能力。

大作业:5%,主要考核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创造性工作、处理信息及科技写作方面的能力。

期中考试:30%,主要考核对前一阶段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融会贯通并正确应用的能力及解题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50%,全面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程度、融会贯通并正确应用的能力及解题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信号与系统》,胡光锐,徐昌庆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参考书:

1.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 2th Edition), A.V. Oppenheim and A.S. Willsky,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2.   《 “信号与系统” 解题指南》,胡光锐,徐昌庆,宫新保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课程组教师名单: 宫新保,韩韬,黄震宇,李丹,李建勋,刘伟,马殿光,齐开悦,王军锋,张峰

 

大纲执笔李建勋

访问数量:
 a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