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煦精神-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党建动态
红E精神 | 张煦精神
日期:2021-07-01 阅读:813

百年电院栉风沐雨,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交通大学首个党支部成立96周年。为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学院特推出“红E精神”专栏,展现电院各党总支百年征程与风采,打造“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红E工程。

电院电子工程系大力弘扬以中国通信界元勋、中国光纤通信开拓者、中国信息与通信学科奠基者的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电子工程系张煦院士为代表的“张煦精神”。张煦院士一生赤子情怀,热爱祖国、热爱科教事业,倾其毕生精力投身于通信工程科研和教育事业。“High Thinking, Low Living”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电院师生不断创新、不断前行,勇攀科学高峰。

继承张煦院士教书育人精神

--罗汉文

交大英才百岁栽,

张煦院士势如雷。

科研通讯光纤界,

精益求精硕果开。

探索创新终不改,

教书授业育人魁。

真情一表名天地,

千载难忘旷世才。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源于 1908 年老交大电机工程科。百年来,培养了以杨嘉墀、张煦、陈敬熊、童志鹏、陈俊亮、李乐民、赵梓森、毛军发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工程技术专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四个国家级科研基地。


射频与高速集成电路是无线通信、雷达探测、智能传感、高性能计算等诸多重要民用、国防领域及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核心电子元器件和基础支撑技术。长期以来,射频与高速电路的设计软件、制造/封装工艺、测试设备等关键技术均被国外垄断。

微信图片_202106302132162.jpg

毛军发院士领导的科研攻关团队(主要完成人均为中共党员),在微波射频和高速电路元器件、互连与封装集成方向深耕30余年,承担了包括我国电子封装集成领域第一个973计划项目“系统级封装的基础研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第一个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异质集成电路领域第一个基础科学中心等在内的30多项国家级重要课题。建立了认识互连信号完整性问题的特征法理论方法体系;提出了微波无源元件自动化与协同设计新原理、新方法和新结构;联合研发出我国首个能够打破国外垄断的成套射频EDA工具,多项性能指标领先国际主流软件,基本实现了我国射频无源EDA的自主可控。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射频EDA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入选2020年度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微信图片_202106302132163.png

依托教育部“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和发改委“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张文军教授团队为实现我国数字电视核心接收芯片的全面国产化能力,以及超高清数字电视产业的升级换代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数字电视应用领域,完成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功能样机,成功进行了国庆50周年庆典的HDTV现场转播试验,开创了我国数字电视研究开发的新局面;在无线图传研究领域,研制成功的宽带超短波指挥通信系统,圆满完成我国载人航天神舟六/七/八/九/十号返回舱的着陆场搜救指挥任务。形成的全系列、全通道 IP 核的接收芯片及其解决方案, 2016 年到 2018 年销售超 2.3 亿颗,新增销售额 70.7 亿元,整机新增销售额 220 亿元,新增利润 29 亿元,完全取代了国外产品。先后获得 2017、 2019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 2018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微信图片_202106302132164.jpg

实时信息处理是雷达和天线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系统技术指标不断提升,其面临功耗、体积增加和实时率低等严峻挑战。光学信息处理是用光学的方法实现对输入信息的变换或处理,具有高度并行性和大容量特点。刘兴钊教授团队提出了光电协同信息处理架构,实现的全光星载 SAR 数据处理系统成像处理时间达到了纳秒量级、系统功耗降至数十瓦量级且具有抗辐照能力,获2016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金荣洪教授团队与中国电科集团合作设计的阵列天线成功应用于“高分十号”卫星,大大提高了新一代星载天线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与中船总体所合作,参与我国最新航母通信天线研究。邹卫文教授团队在光电融合集成芯片方面的研究成果服务于高分辨雷达、多功能一体化电子系统的超宽带信号处理与接收,获2019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微信图片_202106302132165.jpg

依托区域光纤通信网和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成果,针对我国 4G/5G、数据中心等场景的大容量通信需求,协同国内重点企业、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用的机制创新和协同攻关,服务光通信系统和光电子芯片产业升级。

由胡卫生教授牵头,与华为成立“华为-上交光纤国重未来光网络技术”创新实验室,联合华为光传接产品线和无线产品线,为传送光网、光接入、数据中心光互联和无线 B5G/6G 基站等产品研发输送了新型光通信架构、光算法、光感知、光网智能管控等一系列创新技术。由陈建平教授牵头,成立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建设了光电子封装测试服务平台,具备光电封装、形貌检测、微波测试、系统测试、失效分析等功能,聚焦高端光电子器件、芯片、模块的研发及其产业化孵化,有效推动了光电子技术从实验室样品走向实际应用。

微信图片_202106302132167.jpg

电子工程系以培养数理扎实,融合网络通信、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射频电路与天线、光电子器件与集成等多学科知识,创新能力突出、科研视野宽广的学术英才和实践能力强、服务国家重点行业的卓越工程型人才为目标。

微信图片_202106302132166.jpg

“启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敏感性和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努力去强化培育创新能力的环境”。得益于长期形成的较好的学术氛围,电子系学子勤奋努力,能力得到行业广泛认可。优秀学生先后获上海市优博,中国通信学会优博,中国电子学会优博,中国计算机学会优博,中国图像图形学会优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博等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106302132164.png

电子工程系学子在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物联网设计竞赛,人工智能挑战赛等学科竞赛中同样取得了优异成绩。

微信图片_202106302132168.jpg

电子工程系基层党组织持续夯实“理想教育、理论学习、典型引领、国情考察”四位一体的教师思想教育体系。跨支部联合组织开展“讲好交大故事”课程思政案例交流会 20 余次,将交大校友科技报国的故事融入课堂;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组织教师 200 余人次带领学生前往国家重点行业深入考察、交流,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推荐骨干青年教师 60 余人次赴井冈山等革命老区学习。

同时,通过师生党支部共建,形成了“攀登计划”、“共行计划”、党史共学和科普前沿等一系列品牌,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助力国家与社会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