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院要闻
优毕系列丨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电院小哥哥科研路上不忘初心,青春无悔!
日期:2022-05-26 阅读:991

1.jpg

谭鑫

院系:学院概况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博士导师:马利庄特聘教授

科研方向:计算机视觉

曾获荣誉: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团队学生骨干)、上海交通大学十大科技进展奖(团队学生骨干)、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共青团员、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毕业去向: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依托交大的优质资源,谭鑫参加了上海交大-香港城市大学双博士培养项目,在双方导师的联合培养下,他分别获得了两校的博士学位。在沪港两地的往返中,谭鑫一步步践行了自己读博的初心,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不怕失败,安心做好眼前事

直到博士毕业前一年,谭鑫自认为最有把握的研究成果才被领域顶刊接收,而在此之前这篇论文已经被不同刊物拒稿7次了。每一次拒稿都是对谭鑫心态和信心的考验。

在导师马利庄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谭鑫坚持修改并坚信研究成果值得发表在顶级刊物,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得以发表。在这个过程中,谭鑫逐渐学会了调整心态,安心做好眼前的工作,便能更加平和地看待所有科研进展。他坚信如果科研是终生事业的话,这些拒稿经历只会成为极小的注脚,而在其中所经受的心态和信心的考验,会让自己受益终身。只有不怕失败,才能坦然面对自己微小的进步。

2.jpg

谭鑫(右)获实验室年度特等奖


面向需求,科研服务社会

马利庄老师经常说:“搞科研不要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要面向真正的需求,解决真正的问题”。这句话谭鑫一直铭记于心。

在马老师主持的《面向复杂场景的人物视觉理解技术及应用》项目中,谭鑫作为主要完成人提出了系列场景解析方法,服务在线视频会议、远程核身等应用。谭鑫也因此作为骨干学生,配合导师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与上海交通大学十大科技进展奖。

针对隧道结构病害类型多变的特点,谭鑫作为研究骨干研发的隧道病害智能检测方法,水渍病害检出正确率高达96.8%,服务上海地铁在内的7个城市30条线路的病害检测,总计里程数达到340公里,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成本。

谭鑫深知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只有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才能真正和时代同呼吸,和祖国共命运。

3.jpg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团队合影(后排左三为谭鑫)


服务同学,在奉献和合作中学习

在博士毕业最后一年,谭鑫担任了计算机系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这让谭鑫在科研之余又多了一份挑战。恰逢建党百年,他重新整理了近四年的支部会议记录,建立了更加清晰的支部党员台账。在他的沟通和组织下,他所在的支部还成功与重庆西南医院放射科党支部共行共建。这个项目整合双方优势,支部搭台学科唱戏,不仅促进了双方学术和党建交流,更被评选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党支部“共行计划”优秀项目。

4.jpg

支部共建(前排右一为谭鑫)

博士期间谭鑫还参加了学校暑期实践团,深入成都的企业与工厂了解行业现状,实践团的经历坚定了他努力工作奉献社会的决心。谭鑫也跟随重庆招生组参加了学校本科招生工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考生答疑解惑。

5.jpg

成都暑期实践(左二为谭鑫)

6.jpg

本科招生工作(前排右一为谭鑫)

今年3月,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谭鑫由于核酸混检异常被安排隔离。在等待复检结果的18个小时里,他将自己的隔离见闻分享给同学们,帮助大家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焦虑情绪。回到宿舍后,在楼栋临时党支部的号召下,谭鑫积极参与“纪念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活动,与室友们一起进行宿舍楼栋清洁,为楼栋防疫工作贡献力量。他还作为唯一学生代表,参加了YOCSEF抗疫特别Club活动,记录疫情下如何践行党员责任,向上海兄弟高校介绍交大学生党支部在抗疫期间的党建工作。

7.jpg

谭鑫在YOCSSEF抗疫特别Club做引导发言

毕业季来临,谭鑫即将奔赴下一段人生旅途,继续自己的学术探索之路。他时刻铭记“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不忘初心,努力奋斗,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漫漫科研路,唯有热爱与专注同行。沉下心来学,静下心来思,稳下心来干,持之以恒,方得始终!


来源丨计算机系

文稿丨谭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