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院要闻
电院高晓沨老师指导“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再创佳绩
日期:2021-12-11 阅读:2137

2021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近日落下帷幕。学院概况高晓沨老师组织并指导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建模培训营,斩获5项全国一等奖、6项全国二等奖,助力上海交通大学连续两年实现获奖总数全国第一。

1.jpg

国奖队伍和数学建模培训营管理团队合影


培训营获奖名单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国赛国家级奖项获奖名单

(获奖不分先后,顺序按官方发布为准)

指导教师:高晓沨


全国一等奖


陈心妍(学院概况)

余舒(学院概况)

刘子灵(数学科学学院)

刘奕辰(学院概况)

段靖坤(学院概况)

薛家奇(学院概况)

罗哲文(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李健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姚一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税昀昊(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陈晓萌(学院概况)

王宇林(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吴雨卿(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余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王秋歌(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全国二等奖


黄凯(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林子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梓豪(航空航天学院)

李思奇(物理与天文学院)

陈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夏乾骏(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罗书卿(学院概况)

赵泽(学院概况)

章杭炜(学院概况)

马云飞(学院概况)

汪立远(数学科学学院)

周嘉豪(学院概况)

沈小棠(物理与天文学院)

李琳(物理与天文学院)

刘彧麟(数学科学学院)

杨刘佳(学院概况)

高弈杰(学院概况)

余达龙(学院概况)


140场硬核培训、38篇干货,推送助力营员大赛夺魁

在赛前3个月起,培训营以线上线下联合教学的方式,由高老师、往届顶级奖项获得者、营内成员共同提供混合式培训资源140余场,内容涵盖模型专题讲解、真题剖析、写作指导、顶奖经验谈等方面,力求涉及建模比赛的各个分工与细节。每一场培训都有主讲人精心准备,同时安排专人同步制作日志,第一时间上传到QQ群中,便于同学们在课后理解消化。

培训营在暑假的时间也没有停歇,充分利用QQ群线上平台推出“每日一推”的学习活动,从7月15日至9月6日共计推送38次,内容涵盖数学模型、软件学习、真题回顾、论文写作、获奖经验等,让营员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增长知识,掌握技能。

2.jpg

3.jpg

2021年国赛备赛期间培训营讲座

4.jpg

5.jpg

每日一推


三校联合模拟赛,三人成师众包强

赛前培训营还组织了一次全仿真模拟训练,联合同济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的精英战队同台PK。特约国防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的老师与高老师一起,根据自身研究内容结合实际撰写模考题目,让同学们在比赛前感知国赛氛围,熟悉国赛流程,锻炼建模能力。

在培训课程中,往年比赛获奖的同学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在比赛中的经验与感受,实现培训营优秀成果的代代传承。在培训课程之外,特设个性化作业,依据每一队的特点和优势将历年考题逐一分配,利用“众包”的方式形成最佳的考前复习资料,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赛。


营员反馈

6.jpg

我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的国赛,了解到很多优化问题的算法,学会了markdown的基本写法。锻炼与复习了自身的编程能力,对较多代码的管理,他人代码的调用,多方面的程序编写与组合进行了练习,积累了经验。同时,组内成员进行了较好的合作与分工,为需要团体完成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对未来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薛家奇(学院概况,2021年国赛国家一等奖)


7.jpg

通过这次国赛,我自己最大的提升首先是对于算法的认识和掌握,自己的编程能力大大提升,其次是我利用MATLAB进行数据可视化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升,最后还掌握了一点Latex论文写作的技巧。这次的国赛经历为我未来的学习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选择,同时也为我后续参加其他比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段靖坤(学院概况,2021年国赛国家一等奖)


8.jpg

非常感谢我的两位队友,他们不仅能力很强,对待这次比赛也很认真。同时也要感谢学院和高老师的建模培训营,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有价值的帮助,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我们一定不骄傲不气馁,砥砺前行!

——罗书卿(学院概况,2021年国赛国家二等奖)


赛事介绍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2021年,共有来自全国及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566所院校的49529支队伍,约14万人报名参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