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院要闻
中国高被引学者!电院8位学者入选2020年榜单
日期:2021-04-28 阅读:1949

近日,爱思唯尔(Elsevier) 发布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4023人, 来自373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4个一级学科。

此次,上海交通大学共有112位学者入选,其中电院崔大祥、蒋传文、卢俊国、吕宝粮、马超、沈红斌、陶梅霞、武元新8位学者上榜!

1.png

崔大祥,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仪器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智能诊疗仪器工程中心主任,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纳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教授与客座教授,悉尼大学荣誉教授。研究方向是: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基于纳米效应的胃癌预警与早期诊断系统;智能响应的纳米机器与传感器技术;智能响应的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纳米免疫治疗与干细胞治疗技术。在Nature Protocols, Adv Mater., ACS Nano, JACS,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80多篇,论文被Science, Nature Nanotechnology, Chem. Review 等杂志引用与评论,他引次数已超过15000多次,H-index 为64,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50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1等奖, 主编专著2部,参与编写出版专著8部, 授权发明专利65项,参与开发的部分产品获医疗器械证。

2.jpg

蒋传文,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电力市场。蒋传文教授研究团队长期在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电力市场、分布式能源运行与管理领域开展研究,研究团队近年主持或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同时与电网企业开展广泛合作,主持及参与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省部级及各电力公司科技奖,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100余篇,其成果被多次引用。

3.jpg

卢俊国,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数阶系统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连续六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5年度-2020年度)。发表的SCI论文在Web of Science上引用超过2760次,高被引论文1篇,H指数为24。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国家科技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重点课题1项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从事分数阶系统控制理论,智能机器人及其系统,视觉测量,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4.jpg

吕宝粮,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交互与认知工程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清源研究院执行院长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中心共同主任。担任亚太神经网络学会理事、IEEE Transaction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s、《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编委。荣获2018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nomous Mental Development 最佳论文奖和2020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仿脑计算理论与模型、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情感智能与情感脑机接口。

5.jpg

马超,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教育部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与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联合培养博士。2016至2018年澳大利亚机器人视觉研究中心(阿德莱德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研究工作多次发表在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期刊 (TPAMI/IJCV) 和会议 (ICCV/CVPR/ECCV/NeurIPS) 上。获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担任国际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客座编辑,TPAMI/IJCV/TIP等二十余份国际期刊审稿人,多次任ICCV/CVPR/ECCV/IJCAI等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和审稿人,IJCAI 2019计算机视觉Session Chair。CVPR 2018、CVPR 2019优秀审稿人。多层级深度跟踪论文谷歌学术单篇引用1500余次。谷歌学术总引用5200余次。获得NeurIPS 2020 AI Driving Olympics 3D目标检测第二名,大规模无人驾驶数据集nuScenes 3D目标跟踪第一名、Waymo 3D目标跟踪第三名。

6.png

沈红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模式识别及其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的教学科研工作,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持项目曾入围2018世界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最高荣誉SAIL奖榜单,指导4名研究生入选上海市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

7.jpg

陶梅霞,教授,博士生导师, IEEE Fellow。目前主要从事无线通信与网络基础研究,包括无线缓存、边缘智能、5G/6G关键技术、计算通信等。共发表IEEE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200余篇。获2020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9年通信学会马可尼论文奖、2013年IEEE通信学会海因里希赫兹论文奖等重要奖项,曾入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5),获基金委优青项目资助(2013)。主持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金委面上等项目。

8.png

武元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惯性基导航、惯性视觉信息融合、穿戴式运动测量等方向研究。科技委基础加强计划项目负责人,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015-2020),德国导航协会惯性技术与系统会议ISS常任程序委员(亚洲首位)、俄罗斯导航协会组合导航会议ICINS常任程序委员、IEEE航空与电子系统学会AESS Distinguished Lecturer,IEEE Trans. AES、Journal of Navigation、Gyroscopy and Navigation编委、Satellite Navigation副主编,基金委优青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优博论文获得者,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二等奖各1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