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并入学院概况,电类学科群整合完成。图为电院群楼鸟瞰。
学科建设及国际排名
1908始设电机专科,中国电气工程高等教育之始,图为1911年该科首届毕业生合影
1921学校定名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科设电力工程门、有线电信门、无线电信门,图为20年代电机实验室
1928电机科扩为电机工程学院,设电信门、电力门。图为30年代大四生电话实习
1943创办中国首个电信研究所,培养硕士层次人才。图为研究所主任张钟俊及1947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1949新中国成立初期电机工程系教师合影
1952院系调整后,电机类含电力工程系、电工器材制造系和电讯工程系。图为1954年大三戚墅堰电厂实习队与职工合影
1985电子电工学院成立,图为宋云麟主持的“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剖析与识别”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7电力学院成立,图为唐耀宗、陈亚珠领衔研发的液电冲击波体外破碎肾结石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9电子电工学院更名为电子信息学院,下设自动控制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
2001电子信息学院与电力学院合并成立学院概况
《解放日报》报道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其前身可溯源至1908年创设的电机专科。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1908年,在唐文治校长主持下,学校创设电机专科,学制三年。这是我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电机专科,它开创了我国电气工程高等教育的先河,被誉为我国电工学术的策源地和电机工程师的摇篮。学院概况以此为起点。
沧桑风雨百年变迁,在这百十年的时间跨度里,从“教育救国”、“实业教国”到“科教兴国”,上海交通大学电院人始终秉承“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发扬“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优良办学传统,坚持“思源致远、荣辱与共、坚持操守、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始终以振兴国家民族为己任,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上海交通大学电类学科的发展历史,不仅是一部始终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更是一部追求我国工科教育事业强盛发展、展现中华民族繁荣壮大的创业史。
上海交大电类学科发展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自1908年设立电机专科始,在110年的办学过程中,交大电类学科随母校迭经变革,历尽沧桑,虽栉风沐雨,仍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建系及其后的稳定发展时期 (1908~1920)。1908年,学校创设电机专科,学制三年,学校广聘名师,借鉴美国高校电气工程教育方案修定课程设置,建立实验室,首开无线电课程,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电机工程师。1912年改为电气机械科。电机专科为我国最早开设的高等电机工程教育。“中国学校之有电机,自此始。”电机专科及铁路专科的设立,使学校从培养商务人才转而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交大工程教育由此发端。
学校改组融合中的发展时期 (1921-1927)。1921年,交通部部属沪、唐、京四校调整改组为“交通大学”,沪校改称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学校改组后,电气机械科分解为电机工程科与机械工程科,北京学校的邮电班并入电机工程科,组成新的电机工程科,美国人谢尔顿任科长,同时聘任了美国人熊爱佛来以及张廷金、陈石英、周仁等一批留学归国人员担任专业教授。电机科课程设置增加了当时最新的电子管、真空管等前沿课程,并增加了直流电、交流电、无线电报等7个实验室。这一时期培养的一批学生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充分认可。
瞄准目标的高速发展时期 (1928-1936)。这一时期,学校在办学上继承和发扬了早年“求实学,务实业”的优良传统,形成了“门槛高、基础厚、要求严”的办学特点,学校参照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模式办学,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均堪称国内一流。1928年秋,电机工程科扩充为电机工程学院,张廷金任院长,设电力、电信两门。电机专业已处在当时国内高校同类专业中的较高水平,拥有张廷金、钟兆琳、寿俊良、马就云、庄智焕等阵容强大的教师队伍和机件、仪器相当完备的工程实验条件,学科体系也日臻完善。1933年“无线电之父”马可尼来访,大大提高了电机工程学院的国际影响。
抗战中沪、渝两地办学的艰苦奋斗时期
(1937-1945)。1937年 7月全面抗战爆发,学校被迫迁入法租界办学。彼时的电机工程学院改为电机工程系,与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合并组成工学院。1940年秋,因后方抗战和建设需要,交通大学分校在重庆小龙坎诞生,设电机与机械两系。1942年8月,交通大学分校迁往重庆九龙坡,成为交通大学本部。这一时期还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从事高层次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电信研究所,招收硕士研究生,并有20多人顺利毕业,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多成为电信部门、计算机、自动化和系统工程等新兴技术部门及高教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如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夏培肃院士、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陈敬熊院士、通信系统工程专家和教育家陈太一院士。
抗战胜利后奋力恢复发展时期 (1945-1949)。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交大师生分批复员(单位从战时状态转入和平,返回原地,简称复员)上海。1945年11月,重庆交大电机工程系学生返沪后和原在租界办学的师生一起,回到交通大学徐家汇原址继续办学。复员后的电机工程系学生达500多人,打破历年纪录。这一时期,电类学科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学校增设了电信管理系、电信专修科、电信管理专修科,教师队伍也日渐壮大。实验室方面,电机实验室和电讯实验室得以恢复,新筹划建立了电传真、电子工程试验室。《交大工程》、《交大电机》等刊物相继创刊。
全力支援共和国建设时期 (1950-1959)。新中国成立后,交大人怀着高昂的热情为发展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这一时期电类学科虽历经院系调整、西迁的决定与分设两校、筹建成都工程电讯学院等汇合分流,却始终秉承“门槛高、基础厚、要求严”的教学传统,在得到充实和加强的同时,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国防科技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为支援西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服务国防的调整、巩固、提高及文革逆境中潜心努力时期(1960-1976)。60年代初,学校划归国防科委领导,电类学科也根据国家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在“文革”极其恶劣的环境之中,学校的干部、教师坚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爱国荣校的优良传统,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奋斗,潜心钻研,坚持开展国防工业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就和应用成果,如501研究室研制的三台441-B型计算机、我国第一台数字式鱼雷射击指挥仪,朱物华主持研制的为国家重点工程配套的水声工程设备等,为国家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1975年12月,几大教研室及研究室联合组建成立精密仪器系。
改革开放后学科快速发展调整时期
(1977-1986)。1977年 7月,在邓小平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交大教师代表吴健中(精密仪器系负责人)率先提出否定“四人帮”强加于教育战线的“两个估计”。1978年,电工及计算机科学系(三系)成立,下设电力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技术3个专业,设电机、电子、船舶消磁、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绝缘、高电压技术、电工学、电工基础、电子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等教研组,设电子计算机中心研究室。无线电系(四系)设置雷达通讯、无线电基础教研组。1981年,无线电系更名为电子工程系(四系)。精密仪器系(八系)设置陀螺仪、精密仪器、声全息等教研组。1985年,学校以电工及计算机科学系(三系)和电子工程系(四系)为基础,成立了电子电工学院。
部、校合作的大发展时期(1987-2001)。1987年,为满足国家电力部门对高端人才的紧迫需求,学校与水利电力部联合办学,以电子电工学院电机工程系为基础,成立电力学院,下设电力工程系、电机工程系、能源工程系、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电力科学技术研究所。1989年电子电工学院更名为电子信息学院,下设自动控制系、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光纤技术研究所、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计算机网络研究所。1997年,精密仪器系(原八系)并入电子信息学院。
大电类学科协同发展时期 (2001年至今)。2001年,电子信息学院与电力学院合并成立学院概况,下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仪器科学与工程系。2003年学院成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2011年学院成立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研究院、2011年微电子学院并入学院、2013年软件学院、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并入学院、2014年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并入学院,与微电子学院合并成立微纳电子学系。至此,大电类学科整合基本完成。如今的学院概况既深邃厚重,又朝气蓬勃,是学校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的学院,也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同类学院之一,可谓国内高校电类学科的“航空母舰”,开启了大电类学科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百十年来,上海诚聘英才人敢为人先,缔造了无数个“第一”:第一个电机实验室、第一台中文打字机、第一个无线电台、第一门无线电课程、第一辆汽车、第一台变压器、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第一只电子管、第一只黑白显像管、第一台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创办了国内第一个从事高层次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我国到达北极探索电离层的第一人……
在学院百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群贤璀璨,英才辈出。张廷金、钟兆琳(中国电机之父)、朱物华 (电子学科水声学科奠基人之一)、顾毓琇等无数名士学者呕心沥血,创新立说、甘为人梯,培养了诸如江泽民、杨嘉墀(“两弹一星”元勋)、张煦(中国通信元勋)、张钟俊(中国控制先驱)、王安(电脑大王)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实业家和十余万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在中国电类学科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国电机工程教育的形成与发展积累了有益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电机工业和电讯工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在推动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历程中体现了工程教育的特殊价值和贡献。
国家和民族发展之路电院人始终同向同行
在百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电院人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向同行,涌现出了以“两弹一星元勋”杨嘉墀、新中国电子工业奠基人罗沛霖、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为代表的,在各个时期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奋斗、建功立业的先进群体与个人。
新中国第一代雷达兵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雷达技术、装备和系统,均是“零”基础。被赶出祖国大陆的国民党不甘心失败,依靠手中握有美制武装,对江浙等省沿海重要目标,尤其是上海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轰炸。1950年 “二六大轰炸”后,上海军管会情报处请示经陈毅市长批准,直接向交大“召唤”,迫切期望交大学子赴情报处(暂借)工作三个月。面对祖国的召唤,电机工程系“电四讯”毕业班的20多名党团员自愿允诺,放弃尚还有一个学期即将毕业的“愿望”,于1950年2月16日春节大年夜之日的下午,毅然赶赴上海警备司令部情报处 (提篮桥安国路76号一幢8层楼高的大厦)报到,融入了上海防空保卫工作的事业中。在蒋大宗老师和上海国际无线电台总工程师钱尚平的指导下,建立了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第一个雷达站,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雷达兵,为保卫新政权、保卫大上海做出重要贡献。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
1955年,由于国家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为了改变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支持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以钟兆琳、沈尚贤、严晙、黄席椿等教授为代表的电院人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从繁华的上海迁至古城西安,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他们身上“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传承至今。1956年8月,以张煦教授等为代表的电讯工程系师生整体调往成都,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和华南工学院电讯系有关专业共同组建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如今,同根同源的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均成为中国著名的科教高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也已成为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将前沿知识转化为国家发展的动能
学院着力发挥电类学科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在重要技术进步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一批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优秀科研人员及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对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稳步提升。
学院注重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和国家安全需求,着力发挥电类学科优势,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参与政府决策咨询和中长期规划,提高社会智库服务能力。学院积极组织参与数字媒体、光通信及器件、无线通信、卫星导航、微电子、智能电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参与“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 (如北斗导航服务);服务于地方经济主战场,推动上海国际创新中心建设;鼓励教师以知识产权入股创办高科技企业,培养了一批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优秀科研人员及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对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稳步提升。
席裕庚教授领导的预测控制原理与系统设计项目组是我国最早从事预测控制理论研究的研究团队。在近30年的研究中,项目组形成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培养了大批专业研究和应用人员,带动了预测控制这一学科分支在我国的发展;郁文贤教授团队长期深耕于高精度可靠定位导航技术与应用,建立了国内首套支持批量化质检服务的综合性导航产品检测系统,支撑了上海区域导航产业以30%的增长率快速发展,推动和引领了我国北斗导航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发展;张文军教授团队长期专注于数字电视广播的系统和标准技术研究,承担了从“神六”到“神十”返回舱的搜救指挥、超高清电视记录发射等重大任务,为我国电视广播数字化进程的成功开启、首个地面数字电视强制性国标的确立及广泛应用、网络化时代广播与宽带网协同传输机制的建立,作出了开拓性和持续性的贡献;谷大武教授团队突破了密码芯片攻防的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国产芯片在民生、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并辐射海外,防护技术用于国内主流企业的芯片设计;管海兵教授团队的虚拟机运行支撑关键技术与应用,引领电信业务云化升级改造走在全球前列,为我国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传承优良传统,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上,在学校“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电院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引导,构建了全过程的价值引领体系,培养学生为国建功立业的家国情怀。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形成了以“启航——领航——远航”为特色的学生培养教育模式,“启航教育”通过新生第一课、新生党员第一堂党课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立志报国的专业使命感和责任感;“领航教育”关注生涯规划,通过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团支部思想引领作用,辐射和带动学生专业教育和生涯导航;“远航教育”强化责任使命,通过最后一次党组织生活、远航教育大会、党委书记最后一堂党课等,勉励青年学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电院注重传承与祖国同向同行的优良传统,以培养电类领军人才、打造创新创业精英为目标,积极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电院每年开展“青春的选择”暑期社会实践,组织数十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分赴全国数十家国防军工、大型国企等重点单位参观学习,了解重点单位的发展和国家的需求,引导学生奉献国防军工、投身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近年来,毕业生中赴国家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就业比例节节攀升,2017年赴国家重点单位就业比例达66.18%。一大批年轻校友活跃在祖国建设的第一线。在电院众多的毕业生中,涌现出以“天宫二号”总调度戴堃为代表的航天人;以“第四范式”戴文渊、“依图科技”林晨曦等为代表的创新创业先锋。他们以交大人、电院人之名,不负时代重托,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深化改革创一流新时代建功立业谱新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把党的十九大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需要我们更好弘扬爱国奋斗精神,让奋斗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
值此纪念110周年院庆之际,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将传承学院先辈的爱国奋斗之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电类学科而不懈奋斗。百十电院,薪火相传!未来学院将抢抓机遇、锐意进取,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科研工作为突破点,以高素质管理队伍为支撑,以先进机制与文化建设为保障,以国际化争国内领先,以中国特色争世界一流,基础研究求器,国家战略求名,社会服务求利,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建功立业、再谱新篇!
人言自心,电照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