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与滴滴出行共建联合实验室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闵行校区行政A楼407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学院概况党委副书记杨一帆,电院副院长、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执行主任王新兵,致远学院副院长叶曦,滴滴出行副总裁、滴滴研究院副院长叶杰平,滴滴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吴国斌等出席签字仪式。
张安胜首先在致辞中称赞,滴滴出行的共享经济模式有利于解决当代社会的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他指出,高校拥有优秀的人力资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众多的技术研发基地。联合实验室的建立,能结合双方优势,通过自主创新,面向未来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业态和模式。他希望双方能“携手面对挑战,共同拥抱机遇”,充分发挥产学研的优势,一起走向繁荣昌盛。
叶杰平在致辞中强调,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众多“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前沿领域具有强大的科研实力。他表示,滴滴出行的创始初衷是“用科技让出行更美好”,公司注重技术研发,重视与高校的合作。滴滴拥有庞大的交通数据和计算资源,上海交大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双方都在前沿技术领域不断探索。他期待,双方能够合作互赢,共同推动交通产业的发展。
随后,张安胜和叶杰平分别代表上海交通大学与滴滴出行互赠礼物。
在现场来宾的共同见证下,王新兵和吴国斌代表合作双方签署共建联合实验室框架协议。双方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面向交大多学科、多领域,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青年学者奖教金和学术交流这四个方面开展合作,建立以联合实验室为基础的长期合作关系。本次战略合作将很大程度推进上海交通大学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在滴滴出行的海量数据平台上落地,共同发现更有价值的科研问题并提出兼具科学贡献和工业实操的新一代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双方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有效推动产学研多方面合作的进程,引领技术创新,最终达到双方共赢。
作者:张竞
摄影:季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