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中宇,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微纳电子学系副研究员, 200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2011年度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973项目,主持重点基金项目、预先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 IEEE Transactions, Carbon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论文被APS和AIP收录为MEMS领域前沿研究转载四次,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21项,其中18项已获授权。同时,侯中宇老师也是一位在哲学思想上颇有造诣的“思想者”,在他的身上,人文和科学可谓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孜孜以求的科研者
初听别人介绍侯中宇老师,马上就感到他是一位“事业有成”的青年教师。无论是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 IEEE Transactions, Carbon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10余篇论文,还是已获授权的18项个人专利,都令人啧啧称叹。但侯老师的科研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博士的前两年里,他一门心思研究电离式传感器技术,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和传统等离子产生方法的机理认识不一样的现象。侯老师认为一个连原理都没有搞清楚的器件是失败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萌生了通过理论物理方法研究基本等离子体过程的想法。在接下来的两年间,他逐渐构建出一个比较系统的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地采用了与传统等离子体研究完全不同的方法,才取得了后来的突破。谈及这段年轻时的经历,侯老师不无感慨地说道,做科研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坚持,有的时候更需要有承认“此路不通”并及时“退出来”的勇气。
选对了路的侯老师在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方面一做就是8年,直至今天仍保持着对这一领域的激情。谈及他孜孜以求至今的动力时,侯老师好像很开心似的笑了起来:“因为这样的基础物理的理论框架能让我在一定程度上遇见结果。这是一种预言家的感觉,一种很强大的感觉……由此推导出来的很多工程应用前景,以及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之解决的可能性,值得一生去追求。”
而对于笔者给出的“事业有成”的说法,侯老师则觉得目前的成果还并不是自己心目中的“事业有成”。在侯老师看来,现有的一切成果和资源,都应成为帮助一个科研工作者上升到新的高度的阶梯;对自己来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尽早突破关键技术难题,使在科学上预言能够产生的成果实现重大工程应用,为国效力。侯老师还希望自己去追求一种“总是感觉到资源和知识匮乏”的状态。“君子固安贫乐困”,侯老师说:“这样的人即使已经有了很多成就,但还是能够不断上升。”这些话令人相信,侯老师在以后也将一直作为一名孜孜以求的科研者,不断地追求更高的学术境界。
深思熟虑的师者
聊完了侯老师的科学探索历程,笔者不由得再次感叹其确实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工作者。那么,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刚刚博士毕业没多久就开始自己带研究生的侯老师又是否对自己的教师表现感到满意呢?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侯老师坦率地表明,在担任导师一职的最开始,并没有对自己的角色变化有很清楚的认识,总是无意识间假设自己的学生在知识、性格和对科研的感觉上都和自己是类似的。然而慢慢地,他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领悟到带学生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一点是认识他这个“人”,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考虑为他创造怎样的环境。于是他开始努力与学生加强沟通与讨论,并且尝试着针对不同人的性格施予不同的指导方式:有的人要刺激,就让他和自己争论起来;有的人则需要鼓励和循循善诱,要耐心。
谈及当下大学生的科研活动,侯老师认为,基础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基础就急匆匆地想要尝试,即使有了成果也很难深入。他还说:“仅仅具备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能做好科研的人还必须在观念和生活方式上都具备一种科学家的品质。”谈到这里,侯老师还举出荀子的例子:荀子的学术生活方式就是写作和教学生。侯老师认为,不谈生活方式就是脱离了人在谈科学,这是不合理的。
在他送给交大学生的几点建议中,侯老师特别强调,学习的时候要追求清晰,希望每一位交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完成几件重要的事,这之中包括建立一个艰深的数理模型,能够用来预测一些结果和现象;做过一个完整的,前沿的生化实验;完成一个高度自动化,能够很好地控制科学实验条件的机电系统。从言语中看得出来,作为一名师长的他,对学生们可谓静思熟虑;他以一名过来人的身份设身处地为同学们思考了很多,也渐渐地对于教学、当导师有了自己的心得。
精神世界的求道者
在四十多分钟的采访过程中,除却侯老师对科研的追求和作为一名师长的精思,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还有侯老师言谈之间流露出的文人气质。的确,侯老师在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之余,还是一名哲学、文学、历史和音乐的爱好者,甚至在初中的时候还想过要成为一名哲学家。直到现在,他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听音乐,读哲学和文学类的书;他最喜欢的哲学著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最喜欢的文学著作是《约翰·克里斯多夫》和《忏悔录》。侯老师还说,自己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很大程度上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全集》中蕴含的逻辑和推理方法,令他受益匪浅。
正因了这样一种文人气质,侯老师对于人的精神和思想都有一番自己的思考。在整个谈话过程当中,侯老师不止一次地强调着观念的重要性。他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完成观念的转变,形成一套完整的,经得起推敲的,能够指导自己未来生活的观念体系,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等。而这也是他对每一位交大学子的期待。
在这众多类型的观念之中,侯老师尤其看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念和“孝”的概念。在他看来,国家观念是一个人“能够成大事,能够和人团结在一起的最重要的一条”,“如果这方面没有感觉,那么势必意味着很难有成就。” 大概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的几年里,侯中宇老师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积极主持了国防重点基金项目、预先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而他又进一步认为,“孝”的概念是这种国家观念的根源。这种观念最正向,而且有力量,让人愿意克服一切困难,觉得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完整而美好的。侯老师说:“你能找到很多关于孝的活生生的例子,而你又会发现这些人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中国人。”寥寥数语,见得一位科学家丰盈而温暖的内心,也窥得一位精神世界的求道者的赤子之心。
四十多分钟的时间过得很快,但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何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侯中宇老师在采访的全程都是微笑着的,大概正是因为他的内心蕴含着一种力量,使他能够从容而笃定,励精而洒脱。祝愿侯老师将在今后也作为一名求道者,在科研的路上不断前行。
作者:谢昕宇
摄影:周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