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院要闻
“我眼中的本科人才培养”系列报道(一)
——电子工程系教学副主任周玲玲老师专访
日期:2012-04-23 阅读:2929

又近忙碌的夏季,各年级的同学们在忙些什么呢?10级的同学们最关心如何选课,09级的学生正为获得一个理想的实习机会而奔走,08级的毕业生们则着眼于为四年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记者近日有幸就同学们关心的种种问题,采访了电子工程系副主任周玲玲老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她的看法。

 

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实施通识教育,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结合,是如今大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电院经过长期研究及探讨,决定从09级开始实施新培养计划。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许多同学们对该计划还不甚了解,老师就此作了详细的介绍:“新培养计划是在不增减原有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同步增加了各类选修课的比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修读。此外,还规范了实验课程,有效地衔接了原来专业课的进程。”

此外,据周玲玲老师介绍,新的培养计划不仅鼓励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还以探索和研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创造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对专业还了解不深的本科生而言,老师建议同学们利用各种渠道,如网络,导师等,先对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有所了解,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从而明确发展方向,为后续学习和终身职业奠定基础。

 

生产实习,就业历练的前奏曲

生产实习安排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从09级开始,生产实习时间从原来的六周缩短为两周。如何利用好两周时间,积累社会经验,熟悉工作要求,了解并适应企业的价值观,并准确地自我定位,对于本科毕业后打算就业的学生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及挑战。

如何选择实习工作方向?老师说:“学院对学生找实习的单位和工作的类型,不做强制规定,主要取决于同学们自己的兴趣。学院与一些大型企业如INTEL、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都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学生应多留意就业办网站信息,抓住适合自己的机会。”

市场瞬息万变,老师建议同学们以不变应万变。针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方向,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注重培养自己的计划组织能力,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增强理解分析能力,从而在应聘面试中脱颖而出。

 

毕业设计,精彩四年完美谢幕

08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四年大学生活最重要的成果——毕业设计也接近尾声。据周老师介绍,自十二月份以来,参加毕业设计的同学近三百二十人,大部分同学在本系完成。

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结晶,同时,毕业设计本身也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如何与导师交流与互动也是一门学问。“同学们挑选适合自己的导师,导师也在挑选具备条件的学生。而许多同学忽视了导师的作用,其实应该充分利用在校的宝贵资源,多和导师联系,也就能收获更多。”但“导师起的是引导性的作用,把握设计的大方向,但具体的问题还得靠自己。锻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完成一个有挑战性的成果,体现的是大家的创新精神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老师总结道。此外,今年所有同学都参加“大组”答辩,他们将在没有指导老师参与的前提下完成毕业设计答辩,这也给予了同学们一次精彩四年完美谢幕的机会!

 

循循善诱,日常教学指点迷津

电院的课程难,学习压力重,这常常困扰着同学们,也是同学们的普遍感受,对此,老师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及独到的见解。“面对难懂的专业课,同学们应该有积极的心态。”在给低年级学生讲授专业基础课时,如何深入浅出地讲授专业名词和知识,如何将理论知识化为感性的实践认知,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如在讲授《模拟电子技术》时,她会把书本上的原理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工科实践性很强,如果专业知识不能及时运用到实践上,加以巩固,甚至完全与实验课程脱沟,这对于刚进入专业学习的同学们是不容易理解吸收的。”她如是说。

此外,课堂上与学生们的互动,也是周玲玲老师的教学特点之一。如面对爱提问题、思维活跃的联读班同学,她风趣地说:“上课时我经常抛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也鼓励学生上课一有不懂就马上站起来问。学生的提问,对我也是一种提高。有些问题,我不懂不要紧,可以和同学一起探讨。只要有积极的心态,及时解决问题,‘魔鬼电路’也可以变成‘魔术电路’。”

在学习态度方面,老师敲响了警钟,“如今学生的自主态度、刻苦能力相比以前都有所衰退了。知识的获得主要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老师能做的多是引导和鼓励。”老师依稀记得七八年前考前答疑是办公室里热闹的场景之一,与现在的冷冷清清相去甚远。“如今,考卷其实一年比一年简单了,但是考分并不见得高,是因为学生们学习热情不够,有问题没有及时地问出来。她总结道,“做研究要沉得住气,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老师真心地希望同学们能摆脱当代大学生的浮躁心态,与教师一起努力,创造出一流的学习氛围。

同学们普遍认为大学老师离我们很遥远,很陌生,往往一学期课上完了,老师感觉还不怎么认识。针对这一现象,老师认为:“其实同学们可以大胆地主动联系老师,课堂上多提问,下课以后也可以老师谈谈人生规划等。只要有学生来,老师都是很欢迎的。学生可能觉得老师高高在上,其实老师也是普通人,也希望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可,希望培养的每一个学生能成为可用之才。”

 

        

                                             【学生记者】赵怡瑾   【组稿】田琳

                                             【责任编辑】高怡祯   【审稿】吴运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