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新短距·新产业”2022星闪联盟产业峰会在深圳召开,会上发布了无线短距通信技术标准星闪1.0。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团队提出的低延时Polar码速率匹配关键技术被星闪1.0标准所采纳,上海交通大学被授予星闪标准贡献先进单位荣誉。
此次峰会系2022中国无线电大会的分论坛之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肖寒司长、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赵征副局长为峰会致辞,星闪联盟专家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介绍了星闪技术路线规划。大会正式发布了星闪1.0标准,重点打造SLB和SLE两类技术,兼顾高速率、高质量连接与低功耗轻量级连接,共同构建星闪端到端核心功能。星闪1.0标准共由12项标准组成,包括接入层、基础服务层、通用(架构、标识等)、安全以及测试等部分。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何大治教授和徐胤副教授提出的低延时码字速率匹配关键技术,通过设计的速率匹配梯度码长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译码时延对总体传输时延的影响,并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通过码率适配最大化降低补0数量及传输时延,因此被星闪1.0标准采纳。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信通院、中国电子标准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移动、华为、中兴通讯、联发科、大唐高鸿、TCL和小米等行业骨干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被评选为星闪标准贡献先进单位。
在过去30年间,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市场规模巨大。根据研究机构IDC预测,2026年无线短距芯片市场将超过2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0亿元),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在智能汽车领域,每辆汽车对无线短距通信芯片需求约30片,总体需求每年以十亿来计量;在智能终端领域,2024年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将达到6.37亿台,带动无线短距芯片需求增长;在智能家居领域,AIoT每年对无线短距芯片需求达到10亿量级。同时,据Juniper Research预测,在智能制造领域,2025年全球工业物联网的短距连接数将达370亿个。因此,2020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成立了星闪联盟,以推动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SparkLink的创新和产业生态为目标,主要在标准制定、测试认证、发展策略、生态构建、应用示范、技术交流、对外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参与单位包括中国信通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移动、华为、中兴、vivo、oppo、小米、联想、联发科、海尔、紫光等行业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芯片、整车和零部件、手机和终端、家电、通信、仪器仪表和IT等各领域的200余家单位。此次会议发布的星闪1.0标准将有力支撑星闪产品的商业化落地,推动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深圳市工信局、星闪联盟合作标准组织和产业联盟的各级领导,以及星闪联盟理事会成员和星闪联盟240家成员单位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峰会。
来源丨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
文稿丨惠慧
图片丨星闪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