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奕茗——路虽远,行则将至-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臧奕茗,学院概况电气工程系2018级直博生,导师为江秀臣教授,主要致力于电力设备故障的光学智能感知技术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EI检索论文5篇。现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4项。
江秀臣教授
个人经历分享
不忘初心使命 牢记责任担当
臧奕茗出生在一个红色家庭当中,从他的曾祖父到祖父和父亲,三代人都是忠诚的中国共产党员,从小就浸润在党员精神的氛围之中。作为一名交大人,他始终以钱学森、黄旭华、聂海胜等优秀的交大党员前辈们为榜样,坚持追求“创新敢为天下先,一片冰心在报国”的理想信念。从系着红领巾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再到初中他积极地加入中国共青团,再到博士期间递交入党申请书,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从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和充足的养分,始终一步一个脚印地追随着中国共产党前进的步伐,赓续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追求科技创新 矢志科研报国
臧奕茗始终以“踏实做学问,奋力求创新”为科研目标,时刻牢记“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的使命担当。在实验室钱勇老师的指导下,他参与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环保型管道输电关键技术”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IS中局部放电光学特性及光学检测关键基础问题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当中,其中项目所涉及的研究成果有效降低了电网设备的温室效应,并且实现了电力设备故障的高精度智能诊断,为我们国家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贡献力量。同时,他始终坚持“做有用的学问”这一理念,在重视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的同时,从科研中孵化实际成果,把所学转化为所用。他参与到基于光学的新型故障检测装置的研制当中,力争为我国在电网设备故障诊断领域的“卡脖子”关键技术做出属于当代青年科研人的贡献。在实验室之外,他还积极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现场实践,他曾加入到变电站保电队伍之中,采用实验室研制的新型故障检测设备为市民的安全用电保驾护航。
引领服务同学,助力立德树人
臧奕茗从基层学生党团组织到校学联主席团成员,始终以同学为本,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在任职期间,注重思想引领,创新组织活动形式,以重要节点为契机,组织策划了多场以引领理想价值追求为核心的校园活动,服务同学近万名;以维护同学权益为宗旨,积极倾听同学声音,满足同学诉求,累计收集校园提案1000余份;在疫情期间,以领学、促学、助学系列活动为抓手,助力营造“学在交大”的优良学风。
热衷志愿服务,激发向善力量
臧奕茗乐于投身志愿服务,时刻保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而他选择了持之以恒。他热衷帮助他人,在疫情期间作为线上“云”托班的志愿者,线上辅导帮助抗疫一线人员的子女,作为志愿者为他们答疑解惑;他热衷服务同学,在开学迎新的宿舍楼下,在各大典礼的舞台幕后,在国际会议的会场之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还主持烈士纪念日祭扫活动,“传承英烈志,铸就中华魂”。
国奖有话说
11月16日,电院研究生国奖分享会第一场活动成功举办。臧奕茗同学分享了他的个人经历与科研感悟。
臧奕茗首先讲述了他与国奖的故事,分析了国奖评审方式的变迁,深刻的体会到了国奖对学生“指挥棒”的作用。从第一次落选国奖的失败中,他汲取经验,特别是PPT制作与临场发挥方面,不断提高自己。他认为,PPT制作需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让评委老师迅速了解自己的科研成果,简洁有力,避免花哨的字体动画。他还分享到,面对评委提问,需要把控好时间,提前做好准备。
谈到科研经历,臧奕茗分享了如何平衡学生工作与科研的经验。他认为,学生工作是科研生活中的调剂,在与老师同学们的交流中能够收获到更多灵感火花。在海外访问的经历中,臧奕茗意识到国内国外科研氛围的差异性,也认识到了我国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也鼓励有条件的同学进行海外访学,“师夷长技”,提高自身水平。臧奕茗认为,科研工作不仅仅需要出色的创新能力,更需要学习优秀论文展示科研成果的方式与讲好科研故事的技巧。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最后,臧奕茗鼓励大家面对生活压力不放弃,早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式。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博士生,臧奕茗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他牢记期盼,深知时代赋予当下这一代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路虽远,行则将至,他会以更加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更加扎实全面的能力才干,承前启后,踵事增华,积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同时,他也会更加坚定前进的信心,时刻铭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殷切期望,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